研讀文獻:

 吳光明著、蔡麗玲譯〈莊子的身體思維〉,收錄於楊儒賓編著《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393-414 

重要延伸閱讀書目:楊儒賓:《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目錄條列於下

第一篇 氣與身體觀的理論構造:「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 說「氣」; 貫通天地人之「一氣」;中國古代「氣」的特質;道家和道教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

第二篇 政治及社會的觀點:兩種「體」現; 國君一體;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

第三篇   先秦漢初專家專書的解釋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所見之身心問題;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形於內」的意涵;從思孟後學與荀子對「內聖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莊子的身體思維;支離與踐形; 荀子一個側面─「氣」─的初步摹寫;由《呂氏春秋》看中國古代身心相關醫學思想; 《淮南子》的人體觀和養生思想

第四篇  佛老觀點之參照:葛洪《抱朴子》內篇的「氣」、「炁」學說;中國佛教中的「氣」論

楔子:論文大綱

1.身體與身體思維的定義 

2.中西思想身體思維的差異

3.身體思維的普遍性         

4.莊子身體思維的特徵

5.擴己與虛己                     

6.「無身體」與「無關乎身體」的概念區別,並由此申論身體思維的特質:妥當性、必然性、「自我超越」的必要性。

7.若違反自然地企圖超越自我,就會落於無關乎身體的思考方式,只有順乎自然地「自我超越」才是種隨情境進行的思考。

1.身體是思想的可見形式,所以身體思維就是身體處於思想的行動;這種行動發生在身體之中,憑身體而行;這種思想就是身體化(embodied)的思維─用身體的方式(body-wise)來進行的思想。身體思維在具體物中進行,是具體性的思維。這種思維模式是自然的,身體在其中並非伴隨條件而是不可或缺的本質。

2.「身體的語言」是使用身體(喉嚨或整個身體)而發出的語言;在「身體語言」中,身體就是(=)語言─身體本身在說話。而「行動言詞」(performative utterance),就是「身體的行動就是言語或敘述」,這類言詞或敘述必須是在身體本身能夠思想的前提下方可成立。

3.「身體的思維」有兩種,「身體的思維」是以身體為手段行使思維;「身體思維」則是身體本身在思考,此時身體是動態、能思考,是身體情況中的思維,也就是透過身體來思想,身體體現的思維與身體連結,在這種情況下,思維活出身體、身體活出思維。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讀文獻:

鄭倩琳:〈從《莊子》外雜篇中「孔子困厄」之論述探析儒道之衝突與會通──兼論孔子形象之詮釋〉,收錄於《國文學報》第四十四期,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8,頁1-29。

一、前言:

(一)在莊子內篇中,關於孔子的記載多集中於〈人間世〉、〈德充符〉與〈大宗師〉,至於莊子對孔子的評價,論者或以為處處揶揄、貶抑;亦有主張表面雖嘲弄實則卻隱含「尊孔」的觀點。直至現今仍未有定論,而外雜篇關於「孔子」的記載不僅散見且詮釋更是複雜多變。

(二)「孔子困厄」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有不少記載與評論,顯然在當時曾引起子各家的討論與關注(如作者所提及除《莊子》外,在《呂氏春秋‧慎人》 、《墨子‧非儒下》 、《荀子‧宥坐》 等篇皆可見到關於此事的記載與評論。),會引起探討的原因是因為儒家在先秦乃是顯學(《韓非子‧顯學》),「孔子困厄」之事自然成為其他學派攻擊的標靶,而延伸出來的問題便是為何即使是儒家聖人也會遭遇困頓?究竟是客觀環境使然亦或儒家之道根本不合用於當時?世人應該如何避免遭遇困窘?若已不幸身處困境又該如何自處?這些也都是當時先秦諸子所探討的議題。

(三)作者在本文中試圖從《莊子》外雜篇關於「孔子困厄」的記載為討論對象,透過外雜篇中對立、不同思考方向的文字,確實可知莊子後學對「孔子形象」詮釋的紛歧與理論發展的不同,儒道之間的衝突雖然浮上檯面,但也隱含後世(如魏晉)儒道會通的契機與發展空間。同時,作者也試圖回到內篇中的「孔子形象」重新解析「莊老關係」。

二、《莊子》外雜篇中「孔子困厄」之事的論述:

      關於「孔子困厄」之事主要有二,一為「畏於匡」、二為「困於陳蔡」,《論語》中曾簡要記載二事 ,《史記‧孔子世家》則詳載二事之經過 ,在《莊子》中內篇並無「孔子困厄」之事的記載,而外雜篇中關於此事的論述有七則,散置於〈天運〉、〈漁父〉、〈秋水〉、〈讓王〉、〈山木〉五篇。

(一)外篇〈天運〉:孔子西遊於衛,顏淵問師金曰:「以夫子之行為奚如?」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顏淵曰:「何也?」師金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將復取而盛以篋衍,巾以文繡,遊居寢臥其下,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聚弟子游居寢臥其下。故伐樹於宋,削迹於衛,窮於商周,是非其夢邪?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死生相與鄰,是非其眯邪?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於同而矜於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齧挽裂,盡去而後慊。觀古今之異,猶猨狙之異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1.「圍於陳蔡之間」是已發生之史實,在上述文獻中作者借用「師金」之口預言「孔子將遭遇困厄」,其實是在探討孔子之所以遭遇困厄的原因。

2.莊子後學立論的基礎在於:禮義法度必須順應時代,停滯膠著的禮法正如受人踐踏的芻狗不再有利用價值,孔子未能應時而變,其道自然不能落實於天下,最後只落得「勞而無功」’「身必有殃」的下場,在此孔子儼然成為食古不化、拘泥禮法的代表,反映出莊子後學對儒家禮法停滯僵化的批判。

3.孔子周遊列國,正是為了將其主張推行於世,但禮法制度若要能切合實際,就要考慮當時的環境與需求,從道家立場而言儒家試圖推古法於當時的做法恐怕有僵化停滯拘泥復古、箝制人心的危險。 「禮」應要因時因地制宜,不可拘泥形式,這種「應時而變」、「應物而不窮」的主張正是黃老道家的觀點。

(二)雜篇〈漁父〉:孔子愀然而歎,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脩而身,慎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旡所累矣。今不脩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真?」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親以適為主。功成之美,旡一其迹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處喪以哀,旡問其禮矣。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偽而晚聞大道也!」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讀文獻: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第六章〈外雜篇中的養生思想〉,台北:聯經,2004,頁155-180 

一、養生思想的起源與道家的關係 

(1)先秦「養生」一詞最早見於〈養生主〉中「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但內篇中的「養生」觀念與外雜篇在方向上已有所不同。莊子生活的年代約在戰國中期略晚於孟子,孟莊之後的戰國學術由於百家爭鳴而漸趨多元,加上天道觀念已然興起,各家思想的相互激盪與融合促成學術的蓬勃發展,戰國思想的高峰應在戰國後期。

(2)戰國後期,陰陽氣化思想的發展已更加成熟,道家的「養生」思維與陰陽氣化的觀念結合,促使養生思想開始朝向「身」、「形」的觀念發展,這與戰國中期氣化思想形成早期的莊子著重在「生命情態」而不重視「身形之養」有所不同。

(3)此章是作者以內篇與外雜篇為戰國中後期不同學術思想發展階段觀念為基礎,探討外雜篇由內篇「神」轉而逐漸開展出來的「尊身」、「養形」觀念,確立其中國思想上的意義與地位。

(4)「養生」觀念本身是種「身體思維」,起源於中國人將人生藉擴大到宇宙人生界之後,在一己之生命置身於廣大宇宙時,所產生的與天地氣化合流的生命情態。在道家思想產生前的周代文化與儒家思想時期,中國人的思維基本上定位在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以血緣關係最密切的「父子」為基本,依照親疏遠近的關係來擴展建立人際關係。

(5)但道家的生命情態則有不同,道家跨越出家庭的人倫關係,強調人與天地萬物的合一,「合一」也可說是「同體」(人與天地氣化同體),然而人要與天地萬物打成一片,所需面對者已不只是「人」而是更包括自然界「物」,「人」與「物」交融的世界在道家的觀念中其實是以「物」的層次存在。代表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父子」是血緣相承,但「人」與「物」則無,故道家聖人在將宇宙自然界納入人的生命內容時需有「提升」而「提升」本質上是「反觀」與「抽離」。「反觀」是欲將萬物納入生命內容之中而為一之時,以一己之生命為主體而對其所產生的確認與觀照,「抽離」則是由人與人之間跨越至「人」與「物」為一的生命層次之跳躍,但「反觀」與「抽離」並非與外物對立,相反的只有透過「反觀」、「抽離」,人的生命存在才能提升與天地萬物合流。換句話說是必須將人轉換成與萬物相對應的主體方能將物納入人的存在世界,如此人與萬物才能合一,否則人與物基本上是兩個不相應的世界(儒家對宇宙自然界「存而不論」),這是儒道思維在本質上的差別。

(6)儒家思想的主軸在「仁」與「義」,而道家在「德」與「知」,前者本質在於「同體」,後者本質則在於「慧觀」,二者雖皆可導引出「物我為一」的結果;然而在觀念本質上,前者為「投入」、「性動」;後者是「抽離」、「觀照」,二者仍有其分別。

(7)養生思想基本上是建立在「人」與「物」關係上的思維,故養生觀念起源於先秦道家將人生界擴大到宇宙自然界,而強調人有可以與天地萬物合流的生命情態時,亦是以先秦「氣」與「陰陽」觀念的發展為基礎。 

二、內篇養生的重點在「神」不在「形」 

(1)外雜篇和莊子的養生觀念因時代差異而有所不同,其差異關鍵在於「形」,莊子所謂「養生」事實上就是其生命境界與情態的展現;所謂「逍遙」基礎在「齊物」,齊物之義雖是主張任「氣」而不任「心」,但所欲成就者其實在「心」而不在「氣」,故莊子的養生思想重要意義在於從來不將生命內容的主體性置於「形」之上,在內篇中與「形」對稱者常是「心」。[1]內篇中將「形」和「心」對稱,存有揚「心」貶「形」之意,教人忘「形」以遊「心」。

(2)莊子所謂「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師〉),正是強調人不應執著於氣化之形體。而〈德充符〉中莊子所描述的聖德之人,其容貌大抵皆是醜陋不堪。莊子之意,「形」在人生命之中是必須被解構,唯有忘卻形體方能融入宇宙天地的大化之中。〈大宗師〉中莊子描述「坐忘」的境界為「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不但形體須捨,甚至心智也不可得。

(3)從〈養生主〉「庖丁解牛」的寓言來看,莊子所謂「養生」是一種打落相對世界形體與心知的認識作用而融入絕對世界一氣生化之中的生命境界,因此形體之存廢在莊子的生命內容中根本不措於懷。

(4)莊子生命境界的重點其實是在「神」,「神」指生命全體與宇宙萬物之合一,不但超越「形體」也超越「心知」,因此有形生命應皆歸於大化,內篇文字雖未明言,但作者斷定以人為之力愛養肉身,企圖延長有形生命的壽命,在莊子看來本身即是違反自然之事。 

三、外雜篇中養生思想產生的時代意義 

(1)「養生」觀念起源於道家將思維擴大到宇宙自然界之後的戰國時代,在此一思想發展的時代背景中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物性」的開發與興盛。春秋戰國以來「氣」的觀念隨著歷史的進程而逐漸發展,配合當時政治社會規模的變動與擴大,使中國人開始不得不注意到圍繞在生活與生命之外的環境。

(2)莊子的養生觀念雖然就其思想結構而言是建立在「氣」觀念的基礎上;然而在生命情感依然歸結在無待逍遙之「心」而非氣化所結構的「生命形體」,這種觀念與外雜篇中所出現的以「養形」為內容的養生思想並不相同。二者之間的歧異在於:外雜篇時代中國社會中的物性文明比莊子時更加繁盛。莊子時中國「氣」思維的發展只能使人注意到環境與空間觀念的延伸和擴大,雖然在環境空間的擴延中人也可以將一己之身投入宇宙大化的生命情態,然而莊子生命境界的本質依然在「心」而不在「物」,因此若以內、外雜篇加以比較,在戰國中後期至少就莊子思想而言,「心」對於「物」依然有一定程度的主宰力。

(3)隨著戰國時代物質文明的發膽,物性的擴展必然會逐漸「侵犯」(「同化」)到「心」的領域。人類在面對廣大的物性環境對象而投入其中時,當然會有「同為一體」的覺受,此一覺受開始時是以「心」為主體而對環境之「物」加以包涵,以成就整體的生命內容,然而當物性之力逐漸加強時,生命內容會受影響而逐漸「物化」,於是「心」和「物」的關係產生變化,反而是生命融入氣化之中而為一體,因而逐漸產生「同質性」,此時的「天人合一」重點也將由「心」而逐漸向「物」的方向轉換,而基於生命與天地氣化的融入感,「身」與「形」等有關身體思維的觀念也逐漸醞釀產生,這正是外雜篇中以「形」為主的養生思想逐漸取代原來的「心」而成為生命內容的新思維主軸的時代背景。因此若說得更精確就是中國先秦時代的養生觀念事實上是從「氣」的思維發展中所引發的「自體生命」與其所植根的「環境」的「同質性」之發現而開始。

(4)莊子在內篇中所謂「養生」展現出來的是「乘物以遊心」的生命境界。「心」能乘「物」,則此「心」可以不與「物」相摩而「游乎天地之一氣」,「心」與「物」只是一種「同步運作」的功能,似乎尚未意識到「心與物同質」的觀念,這是內篇和外雜篇在養生思想上的差異之一,而外雜篇之所以開出「養形」、「尊身」及「重生」的觀念,正是由於當時先秦「陰陽氣化」的思想已經發展至注意到「主體生命」與「客觀天地」的「同質性」思維的地步。由於體認到身體生命與外在環境的「同質性」,人有限的肉體生命才可能透過和天地一氣的同質感應與流通而達到生命在「時間」與「空間」上的擴延,養生觀念和戰國中後期以來世界及空間觀念的擴大當然有絕對的關連。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讀文獻:

池田知久:〈道家的「物化」、轉生、輪迴的思想與「夢」的故事〉,《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1996年4月,頁575 -599。

 一、所謂「物化」

 (一)「物化」與「莊子」

      最早出現於《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另外如《莊子》外篇〈天道〉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940801.gif 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旡天怨,旡人非,旡物累,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刻意〉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等亦提到「物化」一詞。

 

(二)意義

 

(1)池田氏從上述例證中指出所謂物化從直接內容(或廣義)而言即是指「物」之變化,

(2)「物化」從「知天樂者」與「聖人」角度立論則意味著人之「死」,另涉及人的價值觀、感情、智慧、行為等暗示。而其中的「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是從「物」之變化的角度來說明人「死」即是「陰陽」之「氣」(構成「物」的元素)運行過程中自然、必然產生的結果。

 

二、「物化」的思想與「夢」的體驗

 

(一)〈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此處的「物化」以池田氏的說法而言即是指「莊子」之「死」,但死後並非化為烏有,而只是變化,轉生、再生為蝴蝶,而蝴蝶之死也非化為烏有而是轉生為莊周。而池田氏認為作者將作為轉生的「物化」與「莊周」的「夢」一併敘述的因素是根據在日常生活中作夢總有某種體驗的事實,人可能在死後轉化成另一種「物」。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讀文獻:

楊儒賓:〈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第十卷第二期,臺北市: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92.12,頁123 - 157

問題意識:

莊子對於語言的反省-言者甚多
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並未顯題化

一、「如何透過語言表達思想」問題的形成

(一)《莊子》的基本關懷(思想表達什麼)-理想人格

1.真人、至人、神人、聖人
2.體道者,對世界有一全體性的領悟

(二)《莊子》書中的三種實在 (楊儒賓先生對於《莊子》「道」的歸納,請與總結部份相互對讀)

1.終極實在:超越時空、雜多、變化的最終實體。
〈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研讀文獻: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第二十三卷第一期,臺北市: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2005.06,頁107 - 127

楔子:
      莊子所感受的苦、所追求的樂都在於精神感受,他認為人類苦的根源在於人類的有限性(無法擺脫現實的拘束與認知能力的有限);而他所追求的逍遙便是超越現實束縛的自由以及獨與天地萬物相往來的體驗。
  從現實之苦轉為逍遙之樂的關鍵是在心靈的寧靜,所謂心靈的寧靜是指瞭解到世界的客觀性和非目的性、體認到自身的侷限,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超越現實的苦去追求精神境界的無限提升。

一、 前言

(1)問題意識:劉笑敢認為苦樂在所有人實際生活中是經常遇到的問題,但從學術或哲學的角度研究苦與樂卻是不夠深入,雖說要界定或定義苦與樂相當困難,但這不該成為放棄研究探討苦樂問題的藉口,於是作者試圖以《莊子》思想的苦樂觀為切入點討論面對苦難與不幸時的可能選擇。

(2)概念釐清:劉笑敢認為苦與樂兩字在中文中不是哲學概念[1] ,也未見從概念上釐清其涵義的中文學術著作,故藉助西洋哲學中類似的討論。

1.與「樂」關係較密切的西方術語是「幸福」(happiness)和「快樂」(pleasure),劉氏引用Luo Lu等人的研究報告提到中文中比較接近happiness的詞是「福」或「福氣」,偏重於物質享受、身體的生活狀態和條件。[2] ,但他認為即使人的幸福不可能完全脫離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快樂、幸福的有無多少主要來自於個人的精神感受,這點在莊子的逍遙之樂與儒家的「孔顏之樂」中表現得尤其明顯。而在中國傳統儒釋道的理論、文化中,相對於精神或道德的滿足,身體感官上的享樂(pieasure)一般而言較不具有正面的價值意義。

2.傳統文化中的樂側重於精神感受,而苦亦然,雖離不開肉體的痛苦(pain)和身心俱痛的苦難(suffering),但對於外在的痛苦和引起痛苦的原因人們還是有不同的態度與感受。

(3)《莊子》中有不少寓言涉及苦樂問題,但莊子哲學的重點是精神自由、擺脫精神束縛和心靈痛苦的問題,但是否自由就涉及快樂與否,而作者所謂的快樂並非happiness和pleasure,而是集中於精神的自我滿足(satisfaction),莊子的樂側重於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精神狀態的滿足;而苦在於心靈受到拘禁與限制的不自由狀態。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1.請修課同學聆聽完江建俊老師的演講之後填寫「演講心得與回饋」,因已進入六月份學期末,再度提醒盡速繳交,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2.「演講心得與回饋」中的「問題」部份,除需書寫於學習單外,煩請另外將所書寫的「問題」內容留言在〈2009.06.10「魏晉的莊子學」課程內容大綱〉「迴響」處。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10 年 6 月 10 日星期四下午 15:20-17:10
地點: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人文館 J210 教室
講題:魏晉的莊子學

請修課同學務必參與。
以下是陳德和老師的簡介
(引自網頁:http://www.chinese.ncku.edu.tw/Faculty_1.php?TID=16)

供修課同學參考
T_20070523130055.jpg

江建俊教授

學歷: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經歷: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 
         中研院文哲所訪問學人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5/19 星期三 陳德和老師的演講〈莊子的環境倫理學〉有發放「演講心得與回饋」給出席同學書寫,

※請統一於 5/25 (週二,也就是下次上課) 繳交,若缺交請最遲於下週二(6/1)繳交,請勿再拖延。

 

2.2010.06.10 還有一次演講,主題:「魏晉的莊子學」,請修課同學務必到場聽講,若要請假得事先請假並說明請假原因。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2010 年 5 月 19 日星期三下午 15:20-17:10

地點: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人文館 J210 教室

講題:莊子的環境倫理學

請修課同學務必參與。

以下是陳德和老師的簡介

 (引自網頁:http://philos.nhu.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5&Part=teho)

供修課同學參考。

834856235.jpg  

陳德和教授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

專長:儒家哲學、道家哲學、文化哲學、教育哲學

是陳德和教授發表過的論文列表:  (以下論文僅列出與道家、老莊哲學相關性高的論文。)

期刊論文:

1.陳德和〈儒道互補論的環境思維〉,《鵝湖月刊》第349期,2004.7。

2.陳德和〈我的道家之路〉,《鵝湖月刊》第359期,2005.5。

3.陳德和〈《莊子‧齊物論》的終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文學新鑰──南華文學學報》第3期,2005.8。

4.陳德和〈戰國老學的兩大主流──政治化老學與境界化老學〉,《鵝湖學誌》第35期,2005.12。

5.陳德和〈儒道成德之教的差異〉,《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2期,2005.12。

6.陳德和〈當弗朗克遇上老子──意義的治療與作用的保存〉,《鵝湖月刊》第384期,2007.6。

7.陳德和〈老莊思想的環境倫理學論述〉,《鵝湖月刊》第389期,2007.11。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