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讀文獻:李澤厚〈莊子的美學思想〉,李澤厚《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頁259-323。

楔子:本書論莊子美學,以《莊子》全書為根據並不限於內篇,所以莊子美學嚴格說是莊子學派的美學。

一、莊子的美學和他的哲學

      莊子的美學與哲學渾然一體,單純從《莊子》找尋直接有關美和藝術的個別字句是不可能真正瞭解莊子美學,故李氏認為在論述莊子美學之前需分析其哲學與美學的內在聯結。

(一)反對人的異化是莊子哲學的核心

1.根據郭沫若(郭沫若《十批判書》)的說法,莊子的思想從儒家思想演變而來,不僅表現在《莊子》對孔子肯定與讚頌,也表現在孔子與莊子相通的出世思想傾向與高度肯定人的意義和價值。但在如何才能實現「愛人」與達到個體人格的完善,莊、老又有很大分歧,正是這種分歧使莊子批判儒家、超越孔子。

2.「重生」、「養生」、「保身」是貫徹《莊子》全書的基本思想,人的生命價值在莊子思想中具有崇高地位,追求讚頌個體人格的主動性、獨立性的發揮,並且竭力要把個體人格的價值擴大到無限宇宙,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

3.莊子及其後學對社會的黑暗比先秦其他思想家有更為深切的認識與批判,由於看到仁義之道無法順利實行,於是莊子學派提出「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憂也?」(〈駢拇〉),未根本上否定孔子「仁者愛人」又能超越孔子,確立其哲學的核心─反對人的異化,追求人的自由思想,同時並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進一步發揮論證莊子思想,對其而言原始社會最為美好,但到後世,仁義之道不再成為人的自然本性。

(二)莊子的哲學和他的美學的交融統一─以及莊子美學的基本特徵

1.以反對人的異化,追求個體的無限和自由為其核心的莊子哲學是和他的美學內在自然而然地聯繫,兩者交融統一而不可分離,這是莊子美學的特徵與本質所在。

2.莊子認為永恆無限、絕對自由的宇宙本體─「道」,是一切美所從出的根源,論「道」的同時便是論美。

3.莊子哲學力求消除人的異化達到自由和無限,所採取的方法是對於生活採取一種超越於利害得失之上的情感和態度,這種人生態度就其本質來看正是審美的態度,同時由於莊子哲學竭力提倡這種態度並從各方面分析論證,因此在先秦美學中莊子美學包含著對主觀審美感受的最為豐富且深刻的考察。中國美學關於審美感受以及藝術創造中審美主體的心理特徵和規律的觀察研究,其基本理論主要由莊子美學所奠定。

4.和莊學所提倡的人生態度以及其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相聯繫,莊學追求「萬物與我為一」的自由境界,並認為這境界的是最高的美,另一方面顯示莊子美學的重要特徵:從對象、對象與主體之間所構成的某種境界中去考察美,追求超出有限的狹隘現實範圍的廣闊的美。「意境」說就其最早的思想淵源來說主要也發端在莊學。

二、莊子論美

(一)「天下有大美而不言」─美在於「無為」

      莊子學派明確肯定美存在於「天地」─大自然之中,為「天地」所具有。「天地之美」的本質在莊子及其後學看來它體現了「道」自然無為的根本特性,「無為而無不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從最根本的意義上深刻抓住美之為美的特質是在規律性與目的性的相統一,是個體人格之自由的實現。

(二)「聖人法天貴真」─美與真

1.莊子及其後學以自然無為為美,美是在「道」自然無為的運動中所獲得的自由,因此他們從根本上肯定了美與真的一致性,凡美的事物均應真實無偽而非虛假做作。強調美與真的關係是莊子美學的重要特點並由此形成和儒家不同的審美觀念與理想,即是「法天貴真」,崇尚不事人工雕鑿的天然美。

2.莊子及其後學所說的「真」具有一般所說的合乎客觀實際或客觀真理的意思,須符合人的「性命之情」,也就是符合人生命自由發展的要求而不要人為破壞。

3.所謂「返其真」、「法天貴真」就是實施自然無為的「道」,獲得和保持個體人格的自由()。莊子所說的真要求人們要順應自然,完全讓事物按照它的自然本性去活動和表現自己,不要以任何外力去強行干預和改變,這顯然包含有尊重事物自身規律的意思,也有真即是合規律的意思。莊子已意識到美是自然生命本身的合規律的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自由,莊子對於美與真的關係的這種認識比孔、老深刻,因為孔、老所注意的主要是美的真假問題,但這並非最重要的問題,只有當問題涉及到規律與自由的關係時才涉及到美與真關係中最本質的問題,在美學史中莊子是首位明確涉及本質問題,認為美是規律和自由的統一,在這意義上肯定美與真的一致性。

(三)「美則美矣,而未大也」─對無限之美的追求

1.莊子及其後學認為美在於「道」的自然無為,而「道」是無所不在,是種創造宇宙的無限力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窮,而美作為人之自由的表現而不應被侷限,故美具有無限性,最高的美囊括整個宇宙,無比廣大。對無限之美的追求是莊子美學的又一重要特色。

2.莊子所讚頌的「大美」(壯美)不同於西方美學的「崇高」,後者是主體受到無限力量的壓迫時意識到自身力量的結果,它產生審美的愉快但常伴隨恐怖與痛感;莊子所讚頌的「大美」或「壯美」是主體等同於無限的結果,它所產生的審美的愉快伴隨著驚嘆卻無恐怖和痛感,也絲毫沒有「崇高」常有的宗教神秘意味。

3.孟子的「大」與莊子的「大」之差別:前者指個體道德精神的偉大,具有濃厚倫理學色彩,限於個體人格,且就其表現而言特徵是嚴肅剛正;後者指不被包括社會倫理道德在內的各項事物所束縛的個體自由與力量的偉大,屬於純粹的美學範疇,不限個體人格的美也包括自然的美,個體人格的表現特點而是奔放不羈。兩種大皆追求個體人格的無限。

(四)「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醜中之美

      在莊子及其後學看來,人外形的美醜不妨礙精神的美也能得到人們的愛慕,指出在醜的外形中完全可以包含有超越於形體的精神美,這是「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的緣故,這種對於人的精神高度重視和追求,後來在魏晉的美學得到發展。

(五)「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美的相對性

1.莊子美學突出強調了美醜的相對性,既是相對,只要不執著其互相對立,其截然不能相容的區別也就不存在了;若是執著於美惡的絕對區分,因美惡而悲喜就會勞形苦心、傷生滅命,其說法只是莊子學派對人生採取達觀態度的表現。

2.莊子及其後學對於美醜相對性的說明,只是從日常生活觀察得來的普通道理,其目的不在於否定美醜的區別,泯滅美醜的界限。真正的最高意義上的美,在於實行自然無為之道,保持個體人格的自由與獨立,故若是美的追求有損於生命發展時就要不為所動,但美的欣賞和滿足不會內傷其身的情況下,莊子並不否定美的欣賞和滿足。

三、莊子論審美感受

      莊子並沒有直接論述過審美感受的問題,但在他和他的後學關於人的生活怎樣才能達到自然無為境界的論述中卻包含有對於審美感受問題的深刻理解,因為對莊子學派而言關於人的生活如何才能達到自然無為境界的論述也就是人的生活怎樣才能達到美的境界的論述,其中涉及到了有關審美意識與感受的問題。

(一)「乘物以游心」─審美的超功利性

1.「備於天地之美」是《莊子》反覆講述的基本思想,這雖是人生態度的問題,但從美學而言,這種態度恰好是審美態度,根本特徵是超功利。

2.審美基本上離不開功利(須以維持人類生存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前提),但同時具有超功利性質,超功利性質在西方美學史上是十九世紀德國從哲學上明確論證與強調,在中國則是莊子,雖然未從哲學分化,未從純粹美學意義上明確探求審美的超功利性。

3.莊子學派認為人如果執著於利害得失,其生活將是無窮盡的痛苦,反之就能保持自己的人格自由,不為外物所支配,而獲得超出功利的精神上的愉快,就其本質來看正是種審美的愉快。

4.莊子學派對審美的超功利性的看法還表現在有用與無用的看法上,但《莊子》並沒提及任何無用的東西皆美,對於有用的東西可以有美亦沒有否定。同時也指出無用也有「大用」(〈人間世〉),能夠使人擺脫有限功利目的的束縛,獲得精神的自由和愉快,從而有利於人生命的發展。莊子學派企圖通過超功利的、審美的人生態度把人從外物的統治壓迫中解放,達到能夠支配宇宙的絕對自由的狀態。

(二)「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審美的心理特徵

1.莊子學派在講到人怎樣才能達到自然無為,進入一種自由的美的生活境界時,曾多次講到人的內心修養和精神狀態的問題,他們關於這些方面的論述實際上涉及審美的心理特徵。

2.〈人間世〉:「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1)審美感受不是單純的感官知覺,而是在感官知覺中同時伴隨理性、精神。

(2)審美感受雖不同於單純的感官知覺伴隨著理性、精神的作用,但卻不是抽象的思考,更不是利害得失的盤算,而是一種超功利的直觀。

(3)審美感知的心理狀態,是感覺、知覺、想像、情感、理智都融匯在一起而集中於對象的狀態,是感覺與理解、情感與理智、主觀與客觀高度統一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滲透著理性的情感通過想像的活躍而得到紓發、展開和表現,對象與主體消除了疏遠和對立從而產生種忘懷一切的自由感,一種特殊的精神愉快,對於審美感知的上述特徵即是莊子學派所謂的「坐忘」。(〈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心齋】,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但坐忘較之心齋更進一步指出審美感知具有忘懷一切的特徵,這種特有的狀態僅憑經驗的觀察就可得知。「心齋」和「坐忘」的說法包含莊子學派從哲學上對審美心理特徵的理解。

(三)「身與物化」─審美的境界

1.莊子學派認為美在於無為、自由,這種自由(審美)境界的達到須消除物對於人的支配,達到物與我的統一,達到的根本途徑是超功利的態度,若能達成統一就會到「物化」(〈齊物論〉)的狀態。

2.人是自然的一部份,人與自然的統一稱為「天和」、「天樂」(〈天道〉);同時人亦是社會群體的一份子,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亦是必要且可能(此稱為「人和」、「人樂」─〈天道〉)。

四、莊子論藝術

(一)「言」與「意」─藝術形象的特徵問題

1.「道」是從宇宙萬物的生成變化中抽象出來的觀念而「不可言傳」,在美學上,美作為抽象範疇之一,也是不能做為個別具體的東西來加以描述和規定,從現實生活或藝術作品所獲得的審美感受很難用語言加以明確規定(「言不盡意」)。

2.和道「不可言傳」、「言不盡意」相連繫,莊子學派主張「得意而忘言」,而正因為「不可言傳」、「言不盡意」,故不要停留於言而要領會意,進入了「得意而忘言」的境界也就是審美感受的形成。

(二)「道」與「技」─藝術創造的特徵問題

1.「道」與「技」的關係即是道與藝術的關係,「道」的實質在於自由,「技」作為藝術創造的活動,兩者結合即是「技」,是一種具自由、創造性的活動,兩者可以相通。

2.莊子學派講「道」與「技」的關係,本意是通過「技」使人明白「道」,或可說是將「道」做一種通俗化的說明,其目的並不在討論藝術創造,但若將「技」與「道」聯繫時又揭示藝術創造活動時所具有的根本特徵:

(1)藝術創造活動是種合規律的活動,同時又是一種不受規律束縛的自由活動。

(2)藝術創造超出了個人功利的考慮而不計較利害得失,全神貫注而不知其他活動。

五、莊子美學的歷史地位

(一)儒道互補

  李澤厚認為,中國美學基本上就是兩大系列: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美學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美學,這兩大系列相互對立卻又互相補充。

(1)儒家美學強調審美和藝術同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關係,十分重視它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認識作用,在這方面確有其優越之處,因為審美和藝術活動終究是種社會現象,不能脫離與超越社會與政治倫理道德要求的制約;道家對於審美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特徵確有深刻認識,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審美和藝術創造活動是消除外在各種強制、超越功利考慮的自由活動。

(2)在審美和藝術活動中,儒家強調情感的和諧和節制,用社會倫理道德原則來規範情感的活動,畢竟在審美和藝術活動中情感的確是社會性,受著理性制約而非只是動物性的發洩,但是用社會倫理道德來規範情感的儒家美學又束縛人們情感的自由發展;道家美學雖亦高度尊重人的理性精神,但反對規範人之情感,主張自然無為,強調情感的自由抒發和表現。

(3)儒家在社會生活中強調人為努力和進取精神,一切行動都要合乎社會規範、要求和約定,在審美趣味和藝術創造上強調法度與人工美,雖然審美和藝術創造確有其規律性需要後天持續不斷的艱苦努力而非主觀任意所能達到,但其規律又會限制審美和藝術創造;道家揭示審美和藝術創造中的自然無為的現象,推崇天才,提倡天然美。就上述而言,應給予道家美學更高的評價。

(二)莊子美學與西方美學的比較

1.李澤厚認為,若要找尋西方美學與莊子美學的相似處需從近代德國古典美學中找尋。

2.莊子美學根本的出發點是對於個體人格自由的追求,消除物對人的統治支配,使人從物得到自由;古希臘美學是將美視為是物所具有的屬性,.藝術則是對自然的模仿。

3.莊子美學認為「道」是自然無為,個體人格和生命的自由,道的達到和觀照亦是感性的美的達到和觀照,其中沒有宗教意味,而是與人世生活的幸福快樂密不可分,充滿自然和人間的平民氣息;柏拉圖則認為「理念」是永遠與自身同一,靜止不動而永恆的絕對,對理念的達到和觀照亦是對絕對美的達到和觀照,充滿濃厚、神祕的宗教意味,具有貴族氣象。

4.莊子美學意識到異化的存在,從人在消除異化以達自由的過程中探求美的本質,審美具有超功利性,美的境界亦不能用語言概念明確規定,藝術創造具有無規律而合規律的特徵且著重自由表現;近代德國古典美學從康德、席勒至黑格爾則皆從人的自由問題去考察美的本質。

【問題與討論】道家美學影響後世藝術、創作相當深遠,請修課同學試舉兩例敘述說明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le1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