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論文名稱 |
校院/系所/學年度/學位別 |
指導教授 |
吳孟芳 |
《莊子》美學思想及其美育涵義 |
東海大學/哲學系/98/碩士 |
謝仲明 |
巴喬 |
論《莊子》的「仁義」觀-以〈駢拇〉等四篇為核心-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8/碩士 |
丁原植 |
汪淑麗 |
《莊子》的神祕主義向度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98/碩士 |
莊慶信 關永中 |
王建智 |
論後期海德格與《莊子內篇》中「人」、「思考」、「語言」、「存有」的相互關聯性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7/博士
|
李日章 關永中
|
周翊雯 |
從《莊子》到《莊子注》的身體觀研究––以「身體工夫」為研究核心 |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97/博士 |
林朝成
|
許明珠 |
莊子倫理學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7/博士 |
岑溢成 |
丁旭輝 |
台灣現代詩中的《莊子》接受與轉化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97/博士 |
龔顯宗
|
鍾芳姿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97/博士
|
曾春海 |
|
吳肇嘉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7/博士 |
楊祖漢 王邦雄 |
|
陳怡燕 |
林希逸《莊子口義》思想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7/碩士 |
莊耀郎 |
釋會雲 |
釋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研究─以《莊子內篇註》為中心 |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97/碩士 |
黃國清 |
吳松坡 |
試論莊子哲學的承繼及其理論特性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德和 |
王敘安 |
莊子實踐哲學初探─以內七篇為中心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德和 |
卞吾元 |
莊子逍遙至樂思想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德和 |
林秀玲 |
試論莊子哲學中的意義治療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德和 |
傅瑩鈞 |
從莊子哲學論生命教育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德和 |
蔡協錚 |
莊子管理哲學初探與現代應用 |
東海大學/哲學系/97/碩士 |
蔡家和 |
鍾耀寧 |
以莊子[生死智慧]觀化生死問題之研究 |
佛光大學/哲學系/97/碩士 |
許鶴齡 |
林蘭育 |
《莊子》與禪宗「遊」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7/碩士 |
許端容 |
李杰憲 |
莊子逍遙意境之美學觀 |
佛光大學/文學系/97/碩士 |
潘美月 |
李菊英 |
形殘與至德──《莊子》的形殘書寫 |
佛光大學/哲學系/97/碩士 |
林久絡 |
林修德 |
從方東美的「機體主義」論《莊子》「道」之兩重意涵 |
東吳大學/哲學系/97/碩士 |
葉海煙 李賢中 |
林佳蓉 |
莊子環境思想試論:以自然觀為中心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政揚 |
沈麗娟 |
莊子修養工夫論研究─坐忘與心齋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鍾振宇 |
張百文 |
《莊子》和諧觀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97/碩士 |
簡光明 |
李佳諭 |
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 |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97/碩士 |
蔡忠道 |
陳淑君 |
運用莊子寓言落實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吳麗君 |
劉文筠 |
蘇軾生活體證莊子精神之研究 |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97/碩士 |
張惠貞 |
李雅嵐 |
《莊子》「內聖外王」說疑義商榷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蕭振邦 |
江毓奇 |
《莊子》「典範人格」義蘊的詮釋與重構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顏崑陽 |
羅桂瑩 |
《莊子》的詩學詮釋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振崑 |
陳江華 |
莊子哲學的發用:以〈齊物論〉為中心之探討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周大興 |
柯鳳仙 |
莊子論死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魏德驥 |
劉書羽 |
《莊子》引《老子》考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97/碩士 |
陳錫勇 |
林信安 |
莊子哲學所開顯的哲學教學法及運用──將莊子哲學工夫論運用在哲學教學上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7/碩士 |
黎建球 |
陳杏怡 |
莊子「人」學思想之探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7/碩士 |
陳福濱 |
陳靜美 |
莊子「氣」概念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6/博士 |
王邦雄
|
陳佩君 |
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為核心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6/博士
|
陳鼓應 王曉波 |
韓京悳
|
論郭象《莊子注》中修養論的可能性-以「天道」與「心性」為核心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6/博士 |
傅佩榮
|
謝翠娟 |
莊子寓言研究 |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96/碩士 |
賴麗蓉 |
陳慧君 |
《莊子》哲學體系中「知」的研究 |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陳章錫 |
陳文財 |
莊子生命哲學對生命教育意義的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謝君直 |
陳正杰 |
從莊子觀點審視現代書法美學研究 |
東海大學/哲學系/96/碩士 |
謝仲明 |
張晏菁 |
劉辰翁《莊子南華真經點校》研究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96/碩士 |
劉文起 |
戚禎砡 |
《莊子》養生哲學探析 |
東吳大學/哲學系/96/碩士 |
郭梨華 |
王雅暄 |
莊子氣化的生命觀與生死超越之研究 |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6/碩士 |
莊雅州 |
劉芷瑋 |
型變與思辯—《莊子》中的儒者形象分析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6/碩士 |
徐聖心 |
彭啟峰 |
《莊子》之修養論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96/碩士 |
傅武光 |
張慧英 |
論莊子「遊」的人生哲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96/碩士 |
傅武光 |
林瑞龍 |
《莊子》真人觀及其理想社會之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6/碩士 |
莊耀郎 |
袁崇晏 |
《莊子》內篇—體道理境之開顯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曾昭旭 |
柳學芳 |
莊子的「化」境 |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96/碩士 |
張才興 良煌儀 |
陳惠敏 |
莊子「遊」的美學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魏德驥 |
王秀蔥 |
莊子的養生思想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魏德驥 |
張開昭 |
道通為一-《莊子.齊物論》文本結構分析與詮釋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李慧敏 |
莊子<秋水>旨趣探微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廖秀惠 |
虛己遊世---《莊子‧人間世》文本結構的詮釋與分析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楊燕玲 |
超越形的困境-《莊子‧德充符》寓言人物之分析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李惠菁 |
「緣督以為經」之養生觀---《莊子‧餐生主》文本結構的詮釋與分析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陳美珠 |
才全德不形-《莊子‧德充符》文本結構的詮釋與分析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楊家榮 |
立乎不測 -《莊子‧應帝王》文本結構的詮釋與分析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陶中強 |
莊子養生之道―〈養生主〉研究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李彥邦 |
超越的生命境域-《莊子‧逍遙遊》文本結構的詮釋與分析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6/碩士 |
伍至學 |
馮鳳儀 |
由工夫入道:論莊子之逍遙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6/碩士 |
杜保瑞 |
謝章義 |
德性論觀點下的《莊子》內篇研究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6/碩士 |
魏家豪 |
李元耀 |
郭象《莊子注》中哲學思想體系及其構成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6/碩士 |
丁原植 |
劉梅玉 |
莊子思想對生命教育三個議題之啟示 |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96/碩士 |
鈕則誠 |
李崗
|
尼采與莊子的壯美觀—臺灣美感教育的省思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95/博士 |
崔光宙
|
林安德 |
《莊子》寓言及其譬喻概念 |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95/碩士 |
林文寶 |
張耀仁 |
《莊子》內七篇生命哲學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謝君直 陳政揚 |
李涵芃 |
莊子生死慧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陳政揚 |
張民福 |
莊子安命思想的哲學考察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陳德和 |
張木生 |
莊子生命境界論之研究—以內七篇為中心的考察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陳德和 |
林慶泉 |
莊子環境哲學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謝君直 |
李玗嫻 |
莊子哲學中的理想人格論 |
東海大學/哲學系/95/碩士 |
俞懿嫻 |
吳曉珊 |
《莊子》真人觀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5/碩士 |
許端容 |
戴碧燕 |
《莊子》養生思想及其現代意義研究 |
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95/碩士 |
許老雍 |
謝君萍 |
莊子後學與《老子》、黃老之學關係研究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95/碩士 |
陳麗桂 |
楊鳳燕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5/碩士 |
無註明 |
林美珍 |
莊子環境思想及其在國小環境教育中的應用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95/碩士 |
簡光明 |
張芬蘭 |
當代「莊子試妻」故事之研究——以奚淞、魏子雲、吳兆芬、高行健的劇本為例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95/碩士 |
簡光明 |
黃素嬌 |
《列子》與《莊子》論夢之比較研究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5/碩士 |
周益忠 |
林育如 |
莊子寓言教學對國小五年級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95/碩士 |
鄭峰明 |
蔡妙坤 |
《莊子》論「情」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魏家豪 |
郭芳如 |
莊子論超越生命困境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杜保瑞 |
張國濱 |
《莊子》生命哲學思想之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 |
陳福濱 |
薛毓雲 |
《莊子》養生論與其現代應用之研究 |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5/碩士 |
徐亞萍 |
許雅芳
|
莊子生死哲學對生死教育意義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4/博士
|
紀潔芳
|
劉原池
|
《莊子》語言思維研究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4/博士 |
康義勇
|
聶雅婷
|
從「默觀」看東西文化交流與對話──十字若望與莊子的對談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4/博士
|
關永中 |
李介立 |
《莊子》內七篇之人文精神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94/碩士 |
劉文起 |
謝明真 |
莊子美育思想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4/碩士 |
陳德和 |
許嫚佳 |
《莊子》內篇畸人之研究 |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94/碩士 |
林文彬 |
宋愛華 |
莊子理想人格之呈現──以〈大宗師〉為主之探究 |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94/碩士 |
胡楚生 |
許嫚佳 |
《莊子》內篇畸人之研究 |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94/碩士 |
林文彬 |
李忠一 |
莊子神人論 |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94/碩士 |
李霖生 |
塗淑珠 |
《莊子》內七篇「德」字義理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94/碩士 |
謝大寧 |
黃巧惠 |
《莊子》內七篇之生態審美觀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94/碩士 |
盧福壽 陳德和 |
方雅慧 |
莊子心論之研究 |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94/碩士 |
蔡忠道 |
呂蕙黛 |
先秦道家之生死觀研究──以《老子》《莊子》為核心的展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94/碩士 |
莊耀郎 |
曾家麒 |
莊子樂論之系統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94/碩士 |
潘麗珠 |
李寶龍 |
莊子遊世觀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4/碩士 |
周春塘 |
郭瑞慶 |
「莊子寓言」美柔汀版畫創作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94/碩士 |
林雪卿 |
陳琇敏 |
莊子內七篇教育意涵研究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94/碩士 |
陳光憲 |
王素嬌 |
《莊子》通假字研究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94/碩士 |
葉鍵得 |
戎谷裕美子 |
對郭象《莊子注》詮釋方法的反思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4/碩士 |
林麗真 |
沈佳靜 |
試析莊子「為道」之路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4/碩士 |
張家焌 |
施盈佑 |
王船山莊子學研究-論「神」的意義 |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4/碩士 |
徐聖心 |
蕭裕民
|
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93/博士
|
楊儒賓 |
紀毓玲 |
莊子養生思想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93/碩士 |
蔡崇名 |
黃瑞珠 |
《莊子》至人思想研究 |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周天令 |
曾紫萍 |
莊子的處世哲學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93/碩士 |
林文彬 |
羅信枝 |
莊子社會思想研究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93/碩士 |
林文彬 |
王玲月 |
憨山大師《莊子內篇註》之生死觀研究 |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何淑貞 |
陳忠源 |
兩種自由-論資本主義的消費自由與莊子的自由 |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93/碩士 |
謝劍 |
鄭安鳳 |
莊子的終極關懷 |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93/碩士 |
潘朝陽 陳廖安 |
蘇閔微 |
莊子思想對生命教育的啟發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93/碩士 |
徐漢昌 |
康志崇 |
由莊子內七篇省察管理哲學之內涵及其應用 |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93/碩士 |
林峰立 |
呂秀姮 |
《莊子》人生哲學之現代運用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93/碩士 |
徐漢昌 |
吳皇毅 |
莊子生命美學對生命教育實施之啟示 |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93/碩士 |
李奉儒 |
曾馨儀 |
《莊子•大宗師》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93/碩士 |
謝大寧 |
許孟娟 |
從莊子生死觀論現代環保自然葬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陳振崑 |
楊智惠 |
《莊子》形神觀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伍至學 |
倪淑娟 |
莊子心論探賾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伍至學 |
邱達能 |
從莊子哲學的觀點論自然葬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伍至學 |
劉香蓉 |
莊子坐忘工夫論研究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伍至學 |
高君和 |
論《莊子》的人物系譜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3/碩士 |
李日章 陳鼓應 |
鄭鈞瑋 |
《莊子》生死觀研究 |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3/碩士 |
陳鼓應 |
郭冠麟 |
論莊子哲學中的『生』與『死』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3/碩士 |
張家焌 |
錢奕華
|
林雲銘《莊子因》「以文解莊」研究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2/博士 |
周虎林
|
王小滕
|
莊子語言法式探析─以重合語、流轉語、雙遣語的考察為主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2/博士
|
林麗真
|
蕭世楓 |
《莊子‧齊物論》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92/碩士 |
謝大寧 |
陳達昌 |
莊子無情論 |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92/碩士 |
李霖生 |
吳岳軒 |
莊子思想對個人與組織創造力之分析 |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92/碩士 |
蕭武桐 |
鍾倍祺 |
《莊子˙養生主》思想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2/碩士 |
陳德和 |
陳盈慧 |
莊子聖人觀之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92/碩士 |
陳鼓應 |
廖杞燕 |
《莊子》兒童版寓言研究 |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92/碩士 |
林文寶 |
楊子翎 |
論莊子「自我」與「自由」概念 |
東吳大學/哲學系/92/碩士 |
葉海煙 |
白恒旭 |
先秦老、莊音樂思想研究 |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92/碩士 |
劉榮賢 |
蔡專安 |
莊子與斯賓諾莎(Spinoza)對「人的極致」之看法及比較 |
東海大學/哲學系/92/碩士 |
譚家哲 |
邱茂波
|
從「內聖外王」論莊子哲學及其重要詮釋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1/博士
|
楊祖漢
|
陳政揚
|
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 |
東海大學/哲學系/91/博士
|
|
鄭柏彰 |
錢穆先生《莊子纂箋》及其莊子學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91/碩士 |
劉文起 |
陳文科 |
《莊子》內七篇重言之研究 |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91/碩士 |
周益忠 |
田若屏 |
莊子「無待」思想之生命教育蘊義 |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91/碩士 |
崔光宙 |
張云瑛 |
莊子天人思想探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1/碩士 |
陳德和 |
林鈺清 |
莊子淑世思想之研究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1/碩士 |
陳德和 |
連經韜 |
莊子審美精神與國畫創作之探討 |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91/碩士 |
黃瑞枝 |
姚彥淇 |
《莊子》中的「孔」/「顏」論述研究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91/碩士 |
楊儒賓 |
黃俊峰 |
《莊子》的功夫修養論及其教育意涵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91/碩士 |
歐陽教 |
黃金枝 |
莊子思想在繪畫上的應用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91/碩士 |
林仁傑 |
林凱珮 |
惠施予莊周的名辯學研究 |
東吳大學/哲學系/91/碩士 |
李賢中 |
張妙兒 |
莊子的逍遙境界觀 |
東海大學/哲學系/91/碩士 |
魏元珪 |
張瑋儀 |
莊子「治療學」義蘊之分析與展開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91/碩士 |
袁保新 顧史考 |
朱玉玲 |
《莊子》「無用之用」思想研究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91/碩士 |
莊萬壽 |
陳雅真 |
六朝詩歌中所呈現《莊子》思想之考察 |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90/碩士 |
李時銘 |
黃憶佳 |
由養生主看莊子的養生觀 |
輔仁大學/中文系/90/碩士 |
黃湘陽 |
蕭麗芬 |
成玄英 《莊子疏》思想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90/碩士 |
呂凱 |
黃潔莉 |
莊子逍遙美境之展現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90/碩士 |
江建俊 劉梅琴 |
蕭美齡 |
心知與氣化--<<莊子>>思維與言說方式之省察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90/碩士 |
袁保新 蕭振邦 |
余姒倩 |
宣穎《南華經解》儒、道性格蠡測─以道為核心展開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0/碩士 |
曾昭旭 |
蘇慧萍 |
《老》《莊》生死觀研究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90/碩士 |
徐漢昌 |
許貴勝 |
莊子《人間世》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0/碩士 |
黎惟東 |
林淑文 |
《莊子》美學原理初探 |
東吳大學/哲學系/90/碩士 |
葉海煙 |
許明珠 |
莊子〈人間世〉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89/碩士 |
莊雅州 |
潘寧馨 |
《莊子》哲學思想分類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9/碩士 |
丁原植 |
許中頤 |
釋憨山《觀老莊影響論》的義理研究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89/碩士 |
杜保瑞 |
洪巳軒 |
<<老子>>與<<莊子>>的天道政治思想 |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89/碩士 |
蔡明田 |
孫吉志 |
《莊子》的生命體驗與倫理實踐 |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89/碩士 |
林朝成 |
呂文英 |
成玄英莊學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9/碩士 |
王邦雄 |
莊鎮宇 |
人生的困境及其解決之道—以莊子哲學為中心的考察 |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89/碩士 |
陳德和 |
林秀香 |
《莊子》寓言及其美學義涵研究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89/碩士 |
林文欽 |
詹皓宇 |
莊子美學思想在成人審美教育上的實踐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89/碩士 |
何淑貞 |
林文淑 |
「莊子」內篇修辭探賾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9/碩士 |
蔡宗陽 |
魏家豪 |
莊子的語言思想析探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89/碩士 |
陳鼓應 劉福增 |
金登懋 |
莊子的政治思想 |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89/碩士 |
詹文雄 |
蔣淑珍 |
成玄英與郭象對《莊子.逍遙遊》詮釋之比較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9/碩士 |
黎惟東 |
沈雅惠 |
莊子「用」思想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9/碩士 |
黎惟東 |
許如蘋 |
《莊子》內篇與外雜篇修養論之比較研究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89/碩士 |
高柏園 |
吳素真 |
自然與靈性:梭羅《湖濱散記》與《莊子》內篇之比較研究 |
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89/碩士 |
傅杰思 |
謝明陽
|
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8/博士 |
|
歐崇敬
|
解構的中國知識型理論分析--超越後現代主義的《莊子》文本重述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8/博士
|
姜允明
|
林育慶 |
《莊子‧養生主》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88/碩士 |
謝大寧 |
李宗蓓 |
莊子生死觀研究 |
輔仁大學/中文系/88/碩士 |
王金凌 |
黃玉麟 |
《莊子》中的人之研究——生命的自由與無傷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8/碩士 |
張家焌 |
方連祥 |
老莊形上思想與人生哲學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88/碩士 |
杜保瑞 |
黃源典 |
莊子之治道觀 |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88/碩士 |
袁保新 |
劉原池 |
阮籍莊學思想研究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88/碩士 |
康義勇 |
林學儀 |
莊子思想與楚人精神——從原始宗教情感到哲理思想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88/碩士 |
陳啟雲 |
廖文蕙 |
從莊子解衣般礡談藝術創作美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88/碩士 |
黃光男 |
楊文琪 |
老莊思想與學校行政領導之研究 |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88/碩士 |
羅秋昭 |
林明照 |
莊子「真」的思想析探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88/碩士 |
陳鼓應 |
林國旭 |
《莊子》與六朝文論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8/碩士 |
許端容 |
王寶惠 |
莊子哲學中「遊」的美學意涵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8/碩士 |
周林靜 |
汪逸楓 |
莊子〈齊物論〉研究 |
東海大學/哲學系/88/碩士 |
陳榮波 |
徐千洲 |
莊子哲學的生命體證 |
東海大學/哲學系/88/碩士 |
魏元珪 |
姜聲調
|
蘇軾的莊子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7/博士 |
黃錦鋐
|
王櫻芬 |
莊子<逍遙遊>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87/碩士 |
謝大寧 |
周旻秋 |
《孟子》與《莊子》的情感昇華論研究 |
輔仁大學/中文系/87/碩士 |
莊耀郎 |
柳桂粉 |
莊子<逍遙遊>境界中<絕對精神自由>的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7/碩士 |
李震 |
徐舜彥 |
《莊子》道德觀之研究----以解構與重建為核心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7/碩士 |
葉海煙 |
張玲芳 |
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87/碩士 |
林文彬 |
謝煥良 |
莊子的環境倫理學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87/碩士 |
馮滬祥 |
董錦燕 |
莊子內七篇氣的思想研究 |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87/碩士 |
趙衛民 |
吳建明 |
莊子安命哲學之探究 |
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87/碩士 |
陳德和 |
韓京 |
莊子思想中人與物之存在實況及應有關係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87/碩士 |
何保中 |
陳奕孜 |
莊子<德充符>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7/碩士 |
黎惟東 |
林世奇 |
莊子美學思想研究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87/碩士 |
高柏園 |
徐聖心
|
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 |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86/博士 |
|
涂釋仁 |
郭象《莊子注》「自然」思想之研究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86/碩士 |
劉貴傑 |
程安宜 |
從老莊生死觀探討國小兒童的死亡教育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86/碩士 |
李美燕 |
陳順德 |
莊子政治思想中個人與國家關係之研究 |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系/86/碩士 |
徐漢昌 |
石坤玉 |
讀者對莊子的哲學理解與幽默欣賞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86/碩士 |
何慧玲 |
洪景潭 |
莊子語言觀點之探討 |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86/碩士 |
林麗真 |
李俊男 |
莊子「化」思想之研究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6/碩士 |
黎惟東 高懷民 李志勇 |
張修文 |
莊子〈內七篇〉的義理析論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6/碩士 |
王邦雄 |
張月娥 |
莊子思維方式的教育功能研究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6/碩士 |
黎惟東 |
毛忠民 |
莊子氣論思想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5/博士 |
|
陳莉玲 |
莊子哲學「物」概念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5/博士 |
|
張昭珮
|
莊子一書中的「真人」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5/博士
|
|
歐陽惠雯 |
莊子的德性論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5/碩士 |
張家焌 |
鄭玉鵬 |
莊子內篇思想與佛法之比較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85/碩士 |
熊琬 |
鄭杏玉 |
莊子「氣」概念之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85/碩士 |
王邦雄 |
呂基華 |
《莊子》內七篇修養論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85/碩士 |
王邦雄 |
周豐富 |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85/碩士 |
岑溢成 |
陳小雯 |
莊子學與心理諮商學--理論與應用的結合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85/碩士 |
朱建民 |
謝麗卿 |
莊子哲學及其教育蘊義 |
東海大學/哲學系/85/碩士 |
俞懿嫻 |
盧建潤 |
莊子養生思想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系/84/碩士 |
張家焌 |
聶雅婷 |
莊子的觀照思想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系/84/碩士 |
張家焌 |
林維焄 |
莊子的遊戲三昧 |
輔仁大學/哲學系/84/碩士 |
張家焌 |
洪文興 |
<莊子. 齊物論>的詮釋與建構 |
私立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84/碩士 |
杜保瑞 |
張偉雯 |
莊子之管理哲學 |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84/碩士 |
吳瓊恩 |
蘇佩萱 |
論莊子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84/碩士 |
范光棣 |
楊文良 |
莊子的生命哲學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84/碩士 |
袁保新 |
蘇雅慧 |
莊子生死觀對死亡教育的啟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84/碩士 |
歐陽教 黃天中 崔光宙 |
呂蓓蓓 |
莊周夢蝶之戲曲研究 |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4/碩士 |
王安祈 |
吳宏仁 |
莊子語法新探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4/碩士 |
竺家寧 |
劉秋固
|
莊子的人學與超個人心理學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3/博士
|
|
施錫美 |
焦竑《莊子翼》研究 |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3/碩士 |
黃錦鋐 |
葉俊傑 |
試由〈人間世〉、〈德充符〉二篇探討莊子對孔子的理解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83/碩士 |
袁保新 |
張碧芬 |
<<莊子>>與郭象<<莊子注>>人生哲學之比較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3/碩士 |
王邦雄 |
莫恒中 |
老莊美學思想在自我音樂創作中之實踐 |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83/碩士 |
陳茂萱 |
王秋燕 |
人體運動中「氣」的超越經驗與階層之研究-以莊子氣化論思想為主 |
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83/碩士 |
劉一民 |
羅賢淑 |
莊子書寓言故事研究 |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3/碩士 |
陳妙如 |
楊寶綢 |
莊子齊物思想的探討 |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83/碩士 |
魏元珪 |
甯怡 |
<莊子>神話研究 |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2/碩士 |
莊萬壽 |
余靜惠 |
《死亡的意義與《莊子》哲學的回應》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82/碩士 |
袁保新 |
金在成 |
莊子哲學中「吾喪我」之研究 |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82/碩士 |
鄔昆如 |
張昌虎
|
孟子與莊子文論之比較研究 |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1/博士
|
|
蔡偉仁 |
莊子哲學研究--論名言的限制與真知的價值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1/碩士 |
張家焌 |
陳瑞琪 |
《莊子》寓言之義理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1/碩士 |
王邦雄 |
楊雪蘭 |
莊子存在悲情之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1/碩士 |
王邦雄 |
李春蕙 |
莊子思想詮釋的分際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1/碩士 |
黃錦鋐 |
謝靜惠 |
莊子養生主研究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1/碩士 |
黎惟東 |
鄭世根
|
莊子氣化論
|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80/博士
|
張永 |
黃漢青
|
莊子內篇與外雜篇比較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0/博士
|
|
謝易真 |
莊子轉化成心而見獨的人生境界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0/碩士 |
王靜芝 |
李玫芳 |
莊子人生哲學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0/碩士 |
嚴靈峰 |
孟濟水 |
莊子內篇「兩行」思想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80/碩士 |
張家焌 |
林翠雲 |
莊子「技進於道」美學意義之探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0/碩士 |
顏崑陽 |
陳德和 |
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80/碩士 |
王邦雄 |
董小蕙 |
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80/碩士 |
王邦雄 |
林文樹 |
莊子之審一氣以觀化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0/碩士 |
黃錦鋐 |
傅維信 |
莊子「逍遙而遊」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80/碩士 |
郭文夫 |
王中文 |
莊子思想轉化為文學理論之研究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0/碩士 |
黃錦鋐 |
李正芬 |
《經典釋文》《莊子音義》異音異義考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0/碩士 |
林炯陽 |
張子昂 |
莊子之體道與工夫論問題研究 |
淡江大學/哲學研究所/80/碩士 |
黎建球 |
簡光明 |
林希逸庄子口義研究 |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9/碩士 |
黃錦鋐 |
簡婉君 |
莊子一書中有關「語言」問題的初步探討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79/碩士 |
丁原植 |
張森富 |
莊子心性思想之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9/碩士 |
董金裕 |
林文琪 |
莊子去知的意義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79/碩士 |
吳光明 |
徐聖心 |
莊子內篇夢字義蘊試詮 |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9/碩士 |
金嘉錫 |
金貞姬 |
莊子形而上思想研究 |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9/碩士 |
金嘉錫 |
郭應哲 |
莊子明王之治思想 |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79/碩士 |
孫廣德 |
黃漢耀 |
莊子「真人」思想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9/碩士 |
袁保新 |
趙藹祥 |
莊子成心問題研究 |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79/碩士 |
謝仲明 |
周景勳
|
莊子寓言中的生命哲學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78/博士
|
羅光 嚴靈峰 |
李宣侚
|
莊子的生命理境及其藝術精神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8/博士 |
|
李志勇
|
孟子與莊子修養論之比較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8/博士
|
|
張福政 |
莊子的價值系統──從批判到重建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8/碩士 |
葉程義 |
林麗星 |
莊子價值思想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8/碩士 |
黃錦鋐 |
葉海煙 |
莊子生命哲學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77/碩士 |
羅光 |
方俊源 |
莊子哲學中人格世界之分析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7/碩士 |
袁保新 |
姚榮華 |
莊子教育思想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76/碩士 |
程運 |
郭定宇 |
「道」--概念在老莊思想中意義的分析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6/碩士 |
袁保新 |
李玉柱 |
論莊子齊物論思想之詮釋與建構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6/碩士 |
楊祖漢 |
黃翥青 |
中國繪畫藝術之哲學基礎--莊子與山水畫 |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76/碩士 |
謝仲明 |
鍾竹連 |
莊子與郭象思想之比較研究––以逍遙義為中心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75/碩士 |
何淑貞 |
婁世麗 |
莊子氣論探微 |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5/碩士 |
林麗真 |
鄭世根 |
莊子美學之先決問題與其審美範疇剖析 |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75/碩士 |
嚴靈峰 張永 |
張明月 |
莊子生命思想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5/碩士 |
程兆熊 |
金白鉉
|
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74/博士
|
|
劉智濬 |
蘇軾與莊子--東坡文學作品中的莊子思想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4/碩士 |
史次耘 |
林文彬 |
王船山莊子解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4/碩士 |
胡自逢 |
安泳周 |
莊子修養論及其理論根據之研究 |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74/碩士 |
鄔昆如 |
吳美惠 |
商克拉與莊子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74/碩士 |
李志夫 |
曾明泉 |
莊子人生哲學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4/碩士 |
高懷民 |
郭明記 |
莊子道德人格的標準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4/碩士 |
高懷民 |
張安東 |
莊子天道思想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74/碩士 |
高懷民 |
林永崇 |
莊子弔詭語言之研究 |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74/碩士 |
袁保新 曾昭旭 |
顏崑陽
|
莊子藝術精神之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3/博士 |
|
陶建國
|
老莊思想對兩漢魏晉學術思想之影響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3/博士 |
|
楊慶豐 |
儒家與老莊的「仁」 |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73/碩士 |
張永 |
魏培泉 |
莊子語法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71/碩士 |
戴璉璋 |
蔡宗陽 |
莊子之文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1/碩士 |
黃錦鋐 |
黃志盛 |
莊子思想藝術化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1/碩士 |
黃錦鋐 |
金世煥 |
莊子寓言及其功用研究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9/碩士 |
王靜芝 |
高澤民 |
論莊子「心死」與「逐物」的問題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69/碩士 |
嚴靈峰 |
何保中 |
莊子思想中道之可道與不可道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69/碩士 |
鄔昆如 |
金白鍹 |
莊子哲學中「真知」問題研究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69/碩士 |
鄔昆如 |
蔡嘉雄 |
莊子書中的美學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69/碩士 |
王邦雄 |
連清吉 |
莊子寓言研究 |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9/碩士 |
黃錦鋐 |
楊日出 |
莊子天下篇研究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8/碩士 |
林耀曾 |
黎惟東 |
莊子逍遙思想之研究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68/碩士 |
王邦雄 |
賴仁宇 |
王先謙莊子集解義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3/碩士 |
黃錦鋐 |
張彬村 |
易傳與莊子的現實世界觀與理想世界觀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3/碩士 |
屈萬里 |
簡翠貞 |
莊子神行神遇說與中國文學之關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59/碩士 |
林尹 |
徐哲萍 |
莊子齊物論抉微 |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58/碩士 |
吳康 |
莊萬壽 |
莊子學述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57/碩士 |
林景伊 |